文章來源:http://blender.tw/e107_plugins/forum/forum_viewtopic.php?13110
![ink047-about-small](http://img39.imageshack.us/img39/3293/ink047aboutsmall.png)
隨著 Pre4 的發佈,終於可一窺 0.47 版的完整面貌,這次開發時間比起之前版本長很多,新增許多功能及各方面的改進。
第一次在右轉角相遇...
⚫ 濾鏡與路徑特效
在之前的版本就已經有這兩項功能,這次濾鏡主要提供許多現成的效果,路徑特效則加入一些新特效。濾鏡和路徑特效的本質都是可逆的,即可還原物件本身的性質,套用後可隨時變更、移除和累加效果;雖然都是可逆,但兩者適用的對象有所差別,濾鏡範圍最廣不管是形狀、路徑、文字、各種群組,甚至點陣圖都可以套用,而路徑特效只能用於形狀、路徑和路徑群組。
最早實現的濾鏡是高斯模糊,0.44 版就已支援,0.45 版加入 GUI,0.46 版支援其他濾鏡基元並提供濾鏡編輯的 GUI,0.47 版則提供現成的濾鏡組合效果。
下面用一個立方體示範濾鏡效果的特性:
![p0](http://img188.imageshack.us/img188/1208/ink047p00.png)
圖0
選取立方體,點擊「濾鏡 > 顏色 > 著色」。
![p1](http://img18.imageshack.us/img18/6569/ink047p01.png)
圖1
套用著色後,發現預設的顏色不是我要的,點擊「濾鏡 > 濾鏡編輯器」開啟濾鏡編輯對話窗,找到「油漆桶」濾鏡基元,點擊顏色並選擇想要的顏色。
![p2](http://img269.imageshack.us/img269/8904/ink047p02.png)
圖2
選擇顏色並按確定後,立方體立刻變顏色。
![p3](http://img8.imageshack.us/img8/660/ink047p03.png)
圖3
再添加其他濾鏡效果也可以,點擊「濾鏡 > 扭曲 > 粉筆和海綿」,濾鏡效果可以累加。
![p4](http://img196.imageshack.us/img196/9748/ink047p04.png)
圖4
現在還可以直接編輯原本的立方體,切換到立方體工具,調整控制點,立方體會連帶濾鏡效果一起改變。
![p5](http://img196.imageshack.us/img196/2289/ink047p05.png)
圖5
最後點擊「濾鏡 > 移除濾鏡」就變回立方體。
![p6](http://img29.imageshack.us/img29/4751/ink047p06.png)
圖6
路徑特效的「圖樣沿置路徑」、「彎曲」、「縫合子路徑」、「齒輪」在 0.46 版已有,其餘的都是新增的;除了加入新的路徑特效,路徑特效的編輯圖形介面也做了改進,使特效編輯更方便、更有效率。
圖樣沿置路徑、彎曲:
這兩種特效在 0.47 版也做了改進並修復錯誤;擴充功能也有圖樣沿置路徑,但兩者有些差異,路徑特效的圖樣沿置路徑很方便(可逆性),擴充功能的圖樣沿置路徑則有「蜿蜒」和「緞帶」兩種圖樣變形類型。彎曲和圖樣沿置路徑「單一,延展」模式的效果類似,但兩者複製、貼上的步驟相反,彎曲是把路徑貼在圖樣上,圖樣沿置路徑則是把圖樣貼在路徑上,而且彎曲會保留圖樣的各種屬性(如顏色)。
繪製一個圖樣和三個不同路徑:
![p7](http://img29.imageshack.us/img29/4941/ink047p07.png)
圖7
先複製路徑 A (Ctrl+C),再選取圖樣,點擊「路徑 > 路徑特效編輯器」開啟路徑特效編輯對話窗(Shift+Ctrl+7),選擇加入彎曲特效,再按「貼上」按鈕,圖樣就會沿著路徑延展變化。
![p8](http://img8.imageshack.us/img8/5877/ink047p08.png)
圖8
若用圖樣沿置路徑則是先複製圖樣,再選取路徑,然後貼上圖樣。
套用後可隨時編輯路徑,圖形會即時變化。於編輯時,路徑會用不同顏色顯示,圖樣沿置路徑還會顯示原始圖樣的外框。
![p9](http://img196.imageshack.us/img196/706/ink047p09.png)
圖9
![p10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3848/ink047p10.png)
圖10 路徑 B 和路徑 C 的效果
封套變形:
擴充功能也有封套,但路徑特效的封套變形更方便。下面用簡單的文字環繞球體來體驗封套變形的魅力。
步驟一、建立球體外形,製作兩個橢圓形作為球體橫向剖面的結構線。
![p11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479/ink047p11.png)
圖11
步驟二、輸入文字後將文字轉成路徑。
![p12](http://img196.imageshack.us/img196/4471/ink047p12.png)
圖12
步驟三、將文字路徑套用封套變形,參考橢圓形調整封套外形。
![p13](http://img44.imageshack.us/img44/9035/ink047p13.png)
圖13
![p14](http://img196.imageshack.us/img196/1333/ink047p14.png)
圖14
插入子路徑、縫合子路徑:
(2009.12.26 修改整段內容)
看到 Inkscape Guide 的相關內容後才曉得這兩個即時路徑特效其實很好用,搭配「圖樣沿置路徑」(路徑特效疊加) 可製作毛髮、光線等效果。
插入子路徑是在兩個子路徑之間加入漸變子路徑,而縫合子路徑是在兩個子路徑之間用多條子路徑連接,下面用簡單的路徑作為範例:
繪製一個圓形和橢圓形,將物件轉成路徑之後執行合併路徑(Ctrl+K)。
![](http://img121.imageshack.us/img121/904/inks04715a.png)
圖15A
分別套用插入子路徑和縫合子路徑的結果如下,可以清楚了解兩者的差異。
![](http://img691.imageshack.us/img691/2774/inks04715b.png)
圖15B
![](http://img69.imageshack.us/img69/2254/inks04715c.png)
圖15C
縫合子路徑還可編輯特效路徑讓線條彎曲。
加上「圖樣沿置路徑」特效可做出各種效果:
![](http://img96.imageshack.us/img96/8918/inks04716a.png)
圖16A 毛髮
![](http://img46.imageshack.us/img46/7973/inks04716b.png)
![](http://img46.imageshack.us/img46/6734/inks04716b2.png)
圖16B 光線效果
螺旋雲形線:
這可使貝茲曲線變得極為平滑且看起來相當自然,若要用調整路徑節點達成這種效果,需要費很大的功夫去微調節點。舉最簡單的例子,用貝茲曲線繪製一個圓形需要慢慢調整,才能看起來很圓,若用螺旋雲形線可立刻讓曲線變成圓形且自然、平滑。
![p17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7091/ink047p17.png)
圖17
![p18](http://img196.imageshack.us/img196/3341/ink047p18.png)
圖18
其餘的特效就不多加介紹,另外在翻譯檔裡已經有布林運算、三點畫圓、動態邊框、晶格變形...等等許多特效名稱,可能還屬實驗性質並沒有出現在 0.47 中,不過布林運算在 youtube® 上已有展示影片。
Youtube - Inkscape + Boolops
![p19](http://img196.imageshack.us/img196/2814/ink047p19.png)
圖19 環結特效
![p20](http://img8.imageshack.us/img8/5956/ink047p20.png)
圖20 草圖特效
⚫ 畫筆模式與筆觸
筆工具模式
貝茲曲線工具增加了三種不同的模式:螺旋路徑、折線、近軸線段,螺旋線模式是貝茲曲線自動套用「螺旋雲形線」路徑特效,連續近軸直線段則是只有垂直、水平兩種方向的連續直線線段。
![p21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9664/ink047p21.png)
圖21
筆的形狀
繪製貝茲曲線的路徑形狀:內三角、外三角、橢圓、從剪貼簿。實際上就是貝茲曲線自動套用「圖樣沿置路徑」,內三角、外三角就是套用三角形圖案,但兩者的三角形尖端方向相反,而橢圓就是套用橢圓形圖案,從剪貼簿則是將在剪貼簿裡的圖案貼至貝茲曲線上。
![p22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5251/ink047p22.png)
圖22 內三角
![p23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3682/ink047p23.png)
圖23 外三角
![p24](http://img8.imageshack.us/img8/3999/ink047p24.png)
圖24 橢圓
用選取工具選擇畫好的圖形可以發現用綠色顯示套用圖案的形狀。
![p25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3060/ink047p25.png)
圖25
開啟路徑特效編輯對話窗(Shift+Ctrl+7),可以更改參數來調整筆劃寬度。
![p26](http://img8.imageshack.us/img8/2852/ink047p26.png)
圖26
![p27](http://img8.imageshack.us/img8/9279/ink047p27.png)
圖27 不同模式搭配路徑形狀的效果。
鉛筆工具也有螺旋路徑模式和四種形狀;書法工具則提供多種筆尖外形。
![p28](http://img94.imageshack.us/img94/6389/ink047p28.png)
圖28
⚫ 橡皮擦
這次加入了橡皮擦工具,而橡皮擦分為兩種模式,一種是直接刪除橡皮擦觸碰的物件,另一種則是對物件作布林運算(從物件切掉)。
![p29](http://img190.imageshack.us/img190/1480/ink047p29.png)
圖29
前者適合用於連續刪除不要的物件,用在鋪排仿製物件時會非常方便,按著滑鼠右鍵拖曳,被橡皮擦觸碰到的物件都會刪除。
![p30](http://img94.imageshack.us/img94/456/ink047p30.png)
圖30
後者會切掉橡皮擦經過的部份。
![p31](http://img94.imageshack.us/img94/6787/ink047p31.png)
圖31
![p32](http://img94.imageshack.us/img94/5294/ink047p32.png)
圖32
⚫ 微調工具
這是 0.46 版加入的新工具組,除了改變物件的外形,也能改變物件的顏色和模糊,搭配感壓繪圖筆一起使用更能體現靈活奇妙,0.47 版也對該工具作了改進。
![p33](http://img190.imageshack.us/img190/1286/ink047p33.png)
圖33
新增幾種模式:
![p34](http://img132.imageshack.us/img132/8199/ink047p34.png)
圖34 推壓模式
![p35](http://img62.imageshack.us/img62/4238/ink047p35.png)
圖35 吸引/排斥模式
![p36](http://img132.imageshack.us/img132/6558/ink047p36.png)
圖36 抖動模式
![p37](http://img62.imageshack.us/img62/4476/ink047p37.png)
圖37 縮放模式
![p38](http://img29.imageshack.us/img29/8046/ink047p38.png)
圖38 旋轉模式 - 因為圓點轉動看不出來,所以改用小三角
![p39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4074/ink047p39.png)
圖39 再製/刪除模式
![p40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1585/ink047p40.png)
圖40 模糊模式
⚫ 輔助工具的改進
參考線
0.47 版可用滑鼠旋轉參考線、改變參考線原點。
1. 按 Shift 可用滑鼠右鍵拖曳來旋轉參考線:
![p41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567/ink047p41.png)
圖41
2. 按 Ctrl 然後拖曳可以移動原點:
![p42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6784/ink047p42.png)
圖42
3. 將滑鼠到參考線上方(參考線變成紅色),按 Del 鍵可刪除下方的參考線。
4. 點擊兩次參考線會跳出參考線對話窗,可直接輸入參考線的位置、角度等數值:
![p43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3402/ink047p43.png)
圖43
擴充功能中還有「參考線建立工具」:
![p44](http://img30.imageshack.us/img30/8268/ink047p44.png)
圖44
貼齊
貼齊系統變得較完整,還加入貼齊控制列,能快速切換貼齊方式。
![p45](http://img43.imageshack.us/img43/2928/ink047p45.png)
圖45
⚫ 定義旋轉和傾斜中心
終於可以定義旋轉中心了,利用定義旋轉中心繪製簡單的放射對稱圖案:
![p46](http://img43.imageshack.us/img43/4265/ink047p46.png)
圖46
旋轉中心移動時有貼齊功能,會自動貼齊中心點、邊界中點、頂點。
⚫ 操作性的改進
輪廓閃爍
選取群組中的物件時,常常會不知道游標下的物件到底是不是自己想選取的目標,0.47 版添加了物件輪廓閃爍提示功能:
![p47](http://img94.imageshack.us/img94/8821/ink047p47.png)
圖47
在「偏好設定 > 工具 > 節點」中可設定閃爍時間或者停用閃爍。
![p48](http://img30.imageshack.us/img30/4310/ink047p48.png)
圖48
格線、參考線的貼齊提示
當啟用格線和參考線的貼齊功能時,物件觸發貼齊事件會有提示說明 (字有點小)。
![p49](http://img94.imageshack.us/img94/9409/ink047p49.png)
圖49
可直接在畫布上編輯套用遮罩或剪裁的物件
由於 SVG 尚未支援非對稱漸層,因此遇到需要不規則狀的漸層色時,常會用模糊搭配剪裁達成想要的效果,之前都要先釋放再編輯,編輯完再套用一次剪裁,而現在可以直接編輯套用剪裁的物件,免去多餘的步驟。
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,覺得如果遮罩能像漸層工具自由編輯會很方便(類似 CorelDRAW® 的互動式透明度工具),好消息是在開發藍圖上已有計劃,壞消息是預計 0.49 才會出現,也可能提早或延後,開發藍圖只是參考用的。
調用其他軟體編輯點陣圖
在點陣圖物件上按滑鼠右鍵,於功能表中選擇「外部編輯」。
![p50](http://img36.imageshack.us/img36/4466/ink047p50.png)
圖50
在「偏好設定 > 點陣圖」可選擇用什麼軟體來編輯點陣圖:
![p51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104/ink047p51.png)
圖51
⚫ 自動儲存與介面語言
自動儲存
俗話說小心不蝕本,但是要使用者時時刻刻注意儲存檔案相當不人性,悲劇往往就發生在不經意的時候,所以這次加入悲劇剋星-自動儲存,在偏好設定可以設定自動儲存的時間間隔、儲存目錄和儲存的最大數目。
![p52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7457/ink047p52.png)
圖52
雖說 Inkscape 在不正常關閉情形下會在家目錄或 /tmp 儲存檔案,但是有自動儲存功能更能有效降低風險。
介面語言與圖示大小
0.47 版可在偏好設定裡選擇介面的語言,對許多人來說這真是一大好消息,因應不同情形能自由切換語言,不必再自己手動加環境語言參數;也能設定介面的圖示大小來適應不同的螢幕大小。
![p53](http://img96.imageshack.us/img96/4143/ink047p53.png)
圖53
⚫ 其他新增的擴充功能
擠壓
![p54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7919/ink047p54.png)
圖54
散佈
![p55](http://img96.imageshack.us/img96/2198/ink047p55.png)
圖55
邊緣立體化
![p56](http://img40.imageshack.us/img40/9429/ink047p56.png)
圖56
方格紙建立工具
![p57](http://img29.imageshack.us/img29/8572/ink047p57.png)
圖57 格線
![p58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3682/ink047p58.png)
圖58 笛卡兒格線
![p59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322/ink047p59.png)
圖59 極坐標格線
日曆
![p60](http://img29.imageshack.us/img29/1170/ink047p60.png)
圖60
摺疊盒
![p61](http://img34.imageshack.us/img34/7344/ink047p61.png)
圖61
印刷標示
![p62](http://img34.imageshack.us/img34/9374/ink047p62.png)
圖62
幾何工具
![p63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2069/ink047p63.png)
圖63 三角形繪製
![p64](http://img193.imageshack.us/img193/2726/ink047p64.png)
圖64 三角形衍生繪製
![p65](http://img34.imageshack.us/img34/7277/ink047p65.png)
圖65 3D 多面體
字母湯
![p66](http://img190.imageshack.us/img190/2131/ink047p66.png)
圖66
文字轉換成點字
![p67](http://img10.imageshack.us/img10/1094/ink047p67.png)
圖67
Javascript
![p68](http://img190.imageshack.us/img190/1173/ink047p68.png)
圖68
⚫ 檔案格式的支援
目前 Inkscape 還不支援匯入、匯出 cdr 檔案,不過利用其他自由軟體專案的成果,就可讓 Inkscape 能匯入 cdr 檔;UniConvertor 是 sk1 專案中的一個子計劃,用於轉換各種常見的向量圖形格式,Linux 使用者需要自己額外安裝 UniConvertor,而 Windows® 版本已包含在安裝檔裡不必另外安裝;UniConvertor 讓 Inkscape 能匯入 cdr、cdt、sk1、wmf...等和匯出 wmf、sk1;除此之外,對 PS、EPS、PNG 等檔案格式的支援也有所改進。
還有一些小改進和新功能,如拼寫檢查、SVG 字型、再製圖層、自動平滑節點...等等,請閱讀「Release Notes」獲得詳細的資訊,除了能從中得知有什麼新功能外,還可以獲得一些小地方變動的重要訊息,例如這次就將文字轉成路徑改為路徑群組,如果不知道這個變動,文字轉成路徑就立刻套用不適用群組的功能,一直沒有作用就會誤以為是 BUG;「Release Notes」還記載此版已知的問題,因此要花點時間仔細看看 Release Notes。
第二次在左轉角相遇...
⚫ 功能強大的代價
從 0.46 版開始,Inkscape 啟動明顯比以往版本慢,0.47 增加這麼多功能,啟動當然變得更慢,而且竟比 Firefox 還慢,不只啟動變慢,操作上也感覺比較慢,功能強大還是要付出相對的代價,或許對性能好的電腦來說還算能接受,但我的舊電腦就顯得非常吃力,電腦配備差的使用者要有心理準備。
⚫ 未實現的計劃
開發藍圖計劃很多要在 0.47 完成的工作,不過往往會有所落差,有可能多加了其他特性,也有些來不及實現,下面舉一些比較可惜的項目。
分頁瀏覽:現在的 Inkscape 開啟或新增檔案都是出現新的視窗,按 Alt+Tab 可以循環切換視窗,但個人比較喜歡分頁瀏覽。
支援多核處理器:多核處理器已經是基本配備,把一些負荷較重的任務分給另一個核心處理。
硬體加速:利用 Opengl2.1 或 dx9 加速顯示性能,開發藍圖上開發者註明說:OpenVG 也許更適合 Inkscape,目前尚未明確採用哪種方式。
多頁工具:用來排版手冊或書籍,此工具出現之前,Inkscape 應該會先支援匯出 "多頁" PDF。郵件論壇上已有人詢問開發者何時會實現這項功能,點擊觀看討論串 "Multipage support"。
更多的教學:節點編輯、進階文字效果、格線貼齊、連接器、繪製寫實畫,多一點教學對使用者是好事,不過就苦了翻譯人員...
⚫ 不足之處
Inkscape 已有足夠的資格成為數位藝術家的眾多選擇之一,但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,身為 Inkscape 的愛好者就大方地說出缺點,我想 Inkscape 不會害怕比較和批評,使用者的建議能直接反應給開發者也是自由軟體的好處之一。
‣ 不支援 CMYK
從事平面設計的人最常批評 Inkscape 的一點,少了 CMYK 的支援就必須用其他方式達成印刷的需求,例如借助其他支援 CMYK 的自由軟體:Scribus、ImageMagick、sk1、Krita 等。在開發藍圖上預計 0.50 會支援真實的 CMYK 色彩模式(記住開發藍圖只是計劃並不準確),另一個好消息是近期 W3C 已發佈 SVG Color 1.2 的規格。
另外,這篇是 2008 年 9 月在 Cairo 郵件論壇上有關 Inkscape CMYK 的討論串 "cmyk support in Inkscape/Cairo"。
‣ 沒有預覽列印
‣ 缺少圖樣管理 GUI
Inkscape 的圖樣用途廣泛,可作為填充圖案、筆刷,所以常會依照不同情況繪製需要的圖樣,沒有一個管理系統和 GUI 太糟糕了,難道自己想辦法用資料夾管理嗎?
‣ 尺寸標註線功能太簡陋
Inkscape 的擴充功能裡有「尺寸標註線」和「測量」,可是很簡陋。
![p69](http://img10.imageshack.us/img10/3959/ink047p69.png)
圖69
工程繪圖 (Tech-Drawing) 的部份在 wiki 上已有一些計劃和討論。連結
‣ 連接器工具不夠好用
Google 2009 代碼之夏的其中一個 Inkscape 項目就是改進連接器工具,不過今年的成果在明年發佈的版本才會加入。
‣ 沒有進階筆工具模式
進階筆工具模式就是貝茲曲線結合直線,Adobe® Illustrator 和 CorelDRAW® 的筆型工具預設都是這種模式。
‣ 沒有亞洲文字相關排版功能
亞洲文字排版會有一些特殊需求(例如直排中橫排),拉丁語系沒有這種需求,多關注、使用、幫忙翻譯 Inkscape,也許會提高開發者的意願。
‣ 沒有網狀漸層工具
在 2007 年開發者就曾嘗試實現這項功能,最後似乎沒有成功,開發者表示會和 W3C 協調來解決 SVG 的網狀漸層問題,後續情形不明。
當年郵件論壇的討論串
期待下次相遇...
⚫ 學習 Inkscape
不管是否已經學過其他向量繪圖軟體,都從內建的指導手冊(教學)開始,指導手冊內容雖然不多(目前僅有七篇),不過相當實用,而且可以直接熟悉 Inkscape 的操作,除了基本操作,還能從教學得知一些 Inkscape 的重要特性,例如 Inkscape 有內部的剪貼簿,除文字以外,物件的複製/貼上都使用內部的剪貼簿。
![p70](http://img9.imageshack.us/img9/8555/ink047p70.png)
圖70「 說明 > 指導手冊 > Inkscape:書法 」
再來就是閱讀 Inkscape Guide 深入瞭解各項功能細節,這本書籍可作為完整詳細的使用說明書。
還有在 The Inkscape Tutorials Webblog 是由各地投稿的主題教學文章或影片教學,可從中習得他人的繪圖技巧。
若想知道 inkscape 命令列的用法或歷史,請查閱使用說明 (Man Page)。
其他商業軟體的書籍或線上支援也是可用來幫助學習的資源,某家公司有線上說明書系統可以多多利用。
⚫ 窺探未來
開發藍圖 (Roadmap) 上記載預計的開發目標與項目,當然會隨時更新和變動,關注 Inkscape 未來發展與動向的人就可藉由開發藍圖來瞭解以後的大致情形。
除了開發藍圖之外,想知道哪些項目是否開始動工,可到 Launchpad 的 Blueprints for Inkscape 查詢目前狀況。
Inkscape wiki 也很多討論,例如動畫最重要的時間軸介面:Animation-(Timeline)
Inkscape 除了向量繪圖和平面動畫以外,以向量本質延伸至其他應用也是很有潛力。
![p71](http://img188.imageshack.us/img188/8995/ink047p71.png)
圖71 Inkscape 發展潛力
⚫ 巧借乾坤
任何人都可以開發 Inkscape 擴充模組(Python、Perl),所以網路上可找到許多別人開發的擴充模組,使用上要注意適用的版本與授權。
PixelSnap:像素貼齊。連結
Swftools:匯出 swf 格式。連結
Sudoku Generator:數獨生成器。連結
CMYK Separator:CMYK 色彩分離器。連結
我之前寫的介紹文章 - Inkscape 的 CMYK 色彩分離器
Puff:立體膨脹特效。連結
Inkscape wiki 收集的擴充模組清單:Extension repository
參考文獻
Inkscape wiki
Inkscape Guide
2009.10.25 更正錯、漏字
2009.12.26 更改部份內容
ziyawu on deviant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