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議題在現代出版品,很多人在關注,源頭出在古騰堡聖經這個出版品。
在標點符號的部份是「懸掛」(Hanging punctuation)的,也就是說在
行首行尾,標點符號是突出去的,切齊的是文字的部份,不包括標點符號
(可參考古騰堡聖經的例子)。
根據 Microtypography 理論的說法,這是增加讀者的易讀性
(readability)。因此這個特性,在很早的 Adobe InDesign 就開發出
這種功能。而日本的版排界也從善如流的跟進。
那麼就有不少的朋友認定了這種「先進」的方式用了這種功能。但大家都
知道,在台灣,我們的中文標點符號是置於字框的中央(雖然教育部的標
準字型是這麼做,但其實並沒有強制性),標點符號佔用了一個全型的字
框,你把它們突出去的話,老實說還真的是有點恐怖。因為全型在中央的
標點符號實在太顯眼了,這樣突出去的話,不僅沒有達到易讀性的效果,
反而突顯了行尾突出的標點符號。真要懸掛的,起碼需向左壓縮接近行尾
文字的部份,使得沒那麼顯眼。
日文出版品為什麼會用這麼方式,很簡單,他們的標點符號是置放在字框
的左下角,這麼做的話並不會顯眼。
如果認定中文置中央的標點符號是一個有意義的字符,他的地位等同於一
般文字,那麼它就是一般文字,並不需要去做其他調整。如果認定它也只
是和英文標點符號一樣的功能,那麼要懸掛的話,就得接近行尾,為了求
整體的一致性,那麼其他的中文標點符號也不能使用全型,需要在全型及
半型之間做調整,否則就會打破排版上的一致性。也就是說其他的標點符
號也必需壓縮成在全型和半型之間才適當。
不過,中文標點符號置置中央,這當初是怎麼決策的?我沒去翻歷史,所
以也不清楚,這樣對不對?好不好?個人不予置評,但上有政策,當然下
有對策。全型標點置中央的,有幾種解決的辦法,就是:
1 把標點符號當成一個有意義的字符來排版,當然視覺上行尾有標點的地
方會好像凹進去一樣。解決方式就是行尾的標點壓縮一下,對齊字符的
部份。
2 使用置左下角的全型標點符號。這時,行尾是否要懸掛,就視個人的觀
點及喜好而定。此時不懸掛,整體而言也不會太失格。
3 為配合行尾標點壓縮,可能的話,所有全型的標點符號,還是壓縮一下,
以符合整體的一致性。
如果應用軟體沒有這種調整的功能,其實也不必想太多,因為英文是以詞
為主,中文是以字為主、詞為輔,也就是說把中文標點符號當成是一個有
意義的字符並不為過,這時就按字符的排版方式就可以了。當然這只是指
標點符號在中央的情形,標點符號在左下角的時候,因為多出的空白太多,
並不適合做為一個字符使用。
大家都知道,在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,排版出來是字字相連,閱讀困難,
因此就會有句讀出現,請注意,這些句讀是「懸掛」的,這麼說來我們早
就有懸掛的標點符號?XD
以上只是個人的看法啦!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