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次頁】:
1. 前言
【封面頁】:
mycjk
【前頁】:
mycjk
目錄
1. 前言
2. 為什麼不再使用傳統的 pk 點陣字型?
2.1 中文 Type1 字型
2.2 中文 CID-Keyed 字型
2.3 中文 TTF 字型
3. 安裝說明及相關工具
3.1 teTeX 系統
3.2 其他相關套件
3.2.1 t1utils
3.2.2 ttf2pt1
3.2.3 ttf2pt1-chinese
3.2.4 FontForge
3.2.5 DVIPDFM
3.2.6 CJK 巨集套件
3.2.7 hyperref
3.2.8 LaTeX2HTML
3.2.9 LaTeX macro/package 的安裝
4. 製作中文 Type1 字型
4.1 需要哪些字型資料?
4.1.1 Free 的字型的取得
4.1.2 各種字型資訊檔的意義
4.1.3 尋找 LaTeX 所需的資訊
4.2 由 mkfont.sh 來製作需要的資料
4.3 由 FontForge 來製作字型
4.4 文稿測試
5. CJK 語法簡介
5.1 LaTeX 的基礎文件
5.1.1 一些值得參考的入門文件
5.2 CJK 中的特殊指令
5.2.1 CJK 的主要架構
5.2.2 變更字體
5.2.3 變更字距、行距
5.3 關於中英混合字間距及中文斷行
5.3.1 編輯時手動加入必要的控制
5.3.2 使用 CJK* 環境
5.3.3 由程式本身去解決
5.4 直排的問題
5.5 漢字加點、畫線
6. CJK 和 LaTeX2HTML 的配合
6.1 LaTeX2HTML 語法簡介
6.1.1 引入 LaTeX2HTML
6.1.2 簡單的條件式指令與環境
6.2 LaTeX2HTML 和 LaTeX 配合需注意的地方
6.2.1 設定檔
6.2.2 數學模式
6.2.3 圖檔的處理
6.3 LaTeX2HTML 和中文的配合
6.3.1 中文式網頁
6.3.2 把中文字轉成圖檔來顯示
7. CJK 和 KOMA-Script 的配合
7.1 KOMA-Script 和 LaTeX 標準 class 的對照
7.2 中文章節標題的定義
8. CJK 中如何編輯、編譯大型文件?
9. 如何造字?
9.1 為什麼需要造字?
9.2 選用的工具
9.3 定義、調整及取字
9.4 其他的替代方案
9.4.1 使用 ucs 巨集套件或 CJK 的 UTF-8 編碼
9.4.2 使用 Omega()
10. 後記
10.1 本文的 PDF 格式檔及原始 LaTeX 文稿
11. GNU 自由文件許可證原文
【次頁】:
1. 前言
【封面頁】:
mycjk
【前頁】:
mycjk
Compiled by Edward G.J. Lee (2004-05-18)